青番茄-网上免费的实体书借阅馆

游荡在blog间的时候发现的这个,很有好感,只可惜我享受不到.

虽然这样我也忍不住想要歌颂一番,很喜欢这类充满新意的网站,一点小小的革新也许就可以带来巨大的成功.

免费送书上门,借阅完后也是免费上门拿书.可能你还不大相信,不过确实如此,青番茄就像一般的图书馆,只要给一定的押金

就可以享受免费借阅书刊。但是,却比一般的图书馆更加的有优势,也更加吸引人啊.

要我说这是一项很伟大的创举,虽然不知道网站的盈利模式如何,但是对这类网站就算他是广告横飞我也忍不住点他广告支持他./

这大概就是爱屋及乌吧.闲言少叙,下面是详细介绍.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DNA.青番茄的DNA就是创新。”2010年的夏天,几个喜欢阅读的年轻人聚在一起,建起一座网上实体图书馆,尝试用商业的手段去倡导多元的阅读方式,推动全民阅读。

在深圳南山区设计产业园内一栋名为“水”的写字楼里,全球最大的网上实体书图书馆———青番茄藏身于此。这是一个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强大吸引力,重新对图书馆进行定义的创业型企业,它开启了web2.0时代免费实体书图书馆的先河。

谈起青番茄的“出生”,副总裁张丽娟并没有描述出一个华丽的故事,倒是几个简单朴实的句子透露出了这群年轻人的一点抱负。2010年的夏天,几个喜欢阅读的年轻人聚在了一起聊天,聊到中国人年均阅读图书数量仅为4.5本,远远低于日本40本和以色列64本,有超过一半的中国人根本不读书,有近六成网友依然选择读纸质图书,国人能接受的纸质图书平均价格仅为11.17元……“这一连串的数据,让我们难以平复。我们很想为社会做点什么。比如是不是可以尝试用商业的手段去解决一个社会问题。”

张丽娟说:“无论纸质书或电子书,无论是图书馆或新型网上图书馆,都应该存在于城市文化生态中,构成尽可能多元的阅读方式。”她和团队的行动愿景是:推动全民阅读。“这就好比番茄,人人都知道它有营养,但是要接受它是一种水果,却不是这么容易的事情。”

于是,承载了创始者小小理想的“青番茄”诞生了。

“布克族”的免费线上图书馆

2010年8月,青番茄正式上线了。如同实体图书馆的主营业务一样,青番茄的核心是“借阅”,但这种借阅对用户却是完全免费的。唯一的要求是,用户需要充值一定数额的押金,才能拥有借阅权限。这在青番茄被称为“阅读尺码”。

“阅读尺码”与衣服尺寸类似,分为M、L、X L、X X L四种,每一种都有不同的可借阅图书数量、时间以及需要充值的金额:最小的M尺码需要充值110元,可以借2本书时间为14天;最大的X X L则需要充值510元,可以借10本书时间为56天。当然,像所有实体图书馆一样,用户是可以续借1次的,并且逾期归还图书须交纳0.20元/册/日的滞还金;图书遗失要购买新图书或按原价2倍赔偿。

不过,免费并不意味着没有制约。青番茄规定:“当您的押金余额小于整百时,您的阅读权限会被降级。例如余额小于500元,你的阅读权限将由X X L降至X L的权限。在押金低于100元时,借阅权限将被暂时冻结,您充值之后即可恢复。”而一旦用户希望终止这种阅读关系,经确认后,青番茄会将押金直接返回到原始充值账户,并且只能返回到该账户。

现在青番茄的藏书类型已发展为有32大类,涉及小说、艺术、文化、计算机、政治、法律等领域,细分的小类类型有700多种,可提供21000种图书的借阅服务。与实体图书馆不同,在青番茄你找不到教辅类读物,也看不到大部头的文献典籍,倒是可以轻松地借到新鲜出炉的《乔布斯传》,或者多次荣登畅销书榜首的史蒂芬·霍金的《大设计》,再或者都市文艺小白领最爱的严歌苓的《霜降》等等。用张丽娟的话说,“这叫市场细分。”更强调书籍的时效性和可读性是青番茄与大型实体图书馆的差别。

借助互联网的威力,短短一年时间,青番茄很快受到用户的青睐,并陆续把服务范围扩展到了深圳、上海、广州、北京、天津、南京、杭州、苏州等50个城市。当青番茄的“布克族”(布克即Book的谐音)想借阅图书时,只需坐在家中,打开电脑,轻点下鼠标,快递人员就会一路小跑地敲开房门,把选好的图书亲自交到用户手里。还书时,只需重复以上动作。

不难想象,网站的最大运营压力自然来自物流。张丽娟表示,图书馆的物流主要依靠第三方物流伙伴和自建的物流配送体系完成。“我们与D H L建立了合作,由后者提供快递服务;另外,青番茄也在各个开通城市设有仓储中心兼物流配送中心,在一定半径范围为用户提供物流支持。”

番茄如何长青

张丽娟给青番茄下的定义是“社会型企业———一个用商业智慧解决了社会问题的企业”。

既然是企业总要盈利,何况免费本就是把“双刃剑”。如何能让番茄长青,让公共属性的图书馆也能具有“造血”功能?创始者们在上线前用了整整两年时间论证这个问题。

张丽娟曾在走访时发现,很多企业都很重视自己图书馆或图书室的建设,但是由于缺乏知识导航和专业人员,图书馆的书籍采购和配置运作并不理想。青番茄提出,可以向企业提供采购专员,并向员工提供借阅服务。而其所收取的服务费用仅为企业自建图书馆成本的六分之一。

同样的模式也被复制到了幼儿园和校园。在继“每企一馆”后,网站陆续推出了鼓励亲子阅读的“每园一馆”和鼓励大学生阅读的“每校一馆”。

在与政府部门合作时,青番茄也大胆采用了类似模式。11月29日,国内首家公务员网上图书馆正式启动,青番茄与深圳南山区委宣传部合作,创建了一个集“图书馆+培训学院+知识共享系统”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公务员阅读平台。开通阅读服务的公务员可以足不出户地在青番茄网站上查询借阅与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实体图书和杂志。

如今,青番茄的“布克族”数量已达近60万人。这个庞大的数目也为网站带来了间接的经济效益。由于阅读本身带有强烈个人趣味,对广告商家而言,往往能锁定某一类趣味的用户,达到精准传播的效果。在青番茄的网页,巧妙地设计了软性植入广告“宜家收纳城”和“星巴克杯装心事”的栏目。此外,在借阅书籍中夹带书签广告,也成为另一种可行的盈利模式。张丽娟表示,由于没有任何可供借鉴的经验,团队只能通过不断设计和优化来探索。

“青番茄”的努力迎来了很多粉丝。有人慷慨捐出了几百本书,有人主动印上了“青番茄阅读推广志愿者”的名片,有人为青番茄的未来规划写了洋洋洒洒几页纸,甚至主动建议青番茄夹带商业广告。而对于借阅过程中的等待,粉丝也表现出了极大的谅解和诚意。张丽娟一次次被感动了,她说:“所谓公益的力量更多地是来自一种被正向祝福的能量。”现在,张丽娟正在着手筹备国内第一家“社会企业图书馆”,她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公益伙伴也能并肩上路,一起分享自己的创新、实践和智慧。

■青番茄的创意“DNA”

当你打开青番茄的网站,除了“阅读尺码”和“布克族”一类的新名词外,你也许还会看到“精神粮食袋”,这是送到你手中的快递包装,它不是黑色的塑胶袋或黄色的纸盒,而是印有青番茄log o和“不含农药,不含防腐剂”字样的帆布书袋。

书托邦

点开网页上的“书托邦”,一个个隐藏在城市角落里的小书店被标示出来,商业并没有完全抹杀这些不紧不慢的小店,你还是可以捧着茶去这里体会书香四溢或参加纪念列侬逝世31周年的活动。“自由是书托邦的灵魂,书店是书托邦的肉身,书托邦,是形而上的城。”

 “漂书码头”

点开“漂书码头”,你的闲置书籍将可以得到最好的利用,快递人员会上门把它们放漂出去,让更多的人分享。“每一本书都是一只小精灵,无论它住在书店,或是养在家里。橱窗和角落不是它的永久驻扎地,孤芳自赏亦不是它的宿命。”

“邂逅”

点开“邂逅”,你能建立各种各样的读书小组,分享读书体验。有“林夕控”、“韩寒控”、“席慕容控”、“妈咪宝贝控”。“当她捧着言情小说推门离开时,他正好拉门而进。他正翻阅的悬疑推理书,是她前一秒归还的书籍。她的求知欲,他的阅读惊喜,不期而遇。原来你也在这里。”

“老年阅读”

点开“老年阅读”,悉心为老爸老妈准备的爱心图书,也能让他们重返年轻的读书时光。“当事业成为你为之悲喜的主旋律,你的父母,是否住在你的心里,他们所求的,不过如此而已:用赤子之心,做喜爱之事,享受精神的愉悦和充实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 [  ] 享有,未经作者书面授权,禁止转载,封面图片来源于 [ 互联网 ] ,本文仅供个人学习、研究和欣赏使用。如有异议,请联系博主及时处理。

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