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怆-柴可夫斯基
本来是一边听着这首交响曲一边写着日志的,但是看自己越写越不靠谱了,这其中的不靠谱其实多半来自,自己没有对音乐的认知度,并不明白一些基础知识,写的很是费劲,且首尾不接,便删了,在百度扒了自己认为靠谱和感觉是对的东西过来.不过唯一感觉不同的是,我没有听出了这首交响曲描述的柴科夫斯,多结的人生,而是感受到一个时代,一群人的战争.听起来挺像一部电影似的,不过并没有自己感同身受的感觉,像是一部民族史诗大片,像是<赛德克巴莱>,只不过没有那么血腥,悲怆让人感觉更像是着重描写心理上的,有种在迁徙路上的感觉.
第一乐章
大体保持了奏鸣曲式,先是一阵疑惑不安,之后是很长一段甜蜜温馨的喘息,作者深情地欣赏着哺育他的俄罗斯大地,有《第一钢琴协奏曲》的味道。但最终受到当头一棒,从梦中惊醒,强烈起伏的音响碰撞着,不得不卷入人生的旋涡,现实是不容逃避的,必须顽强地与命运奋起抗击。末尾安详的副部主题重现,暂时摆脱冲突后,倍加珍视宁谧和谐的生活,自然地进入下一乐章。
第二乐章 “别致的五拍子圆舞曲”,如歌的旋律,民族的诗情画意……重新体味着生活,虽然心灵受过折磨,渗透着淡淡的悲伤,但依旧倾诉着内心对美好生活不渝的理想,陶冶着一颗纯净的心灵。这便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