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

刚看着自己blog的历史,细想起来其实可以追溯到更远,可能是在08年之前的不知道多久。

也可能是08年谁记得呢?

只能看着自己那时的胡言乱语再去琢磨一下脑袋里还有没有那时候的记忆。

我记得我的第一个博客程序是pjblog因为那时候大多数网站都是ASP的。我用asp的程序其实最主要还是

源自于asp的虚拟主机便宜,那时候php的虚拟主机相对于来说贵一些。

就这样后来又从asp换到了php,我倒是不记得当时那些asp 写的日志是否转移了过来。

还是说是我自己手动一篇篇的复制粘贴了过来。不过我刚刚翻了翻搜索了下自己的日志。

倒还真的被我找了出来有关于blog的历史。 往事不堪回首,也物是人非。

看着当年日志下的评论,看着那些模糊记忆的网名,我很想知道他们现在多大了生活过得怎么样。

我看着评论我到还对他们有些模糊的记忆。

点了进去倒没有一个是还存在的,互联网就是这样,都会这般湮没在人海。

记忆似乎是一张残破的网,当你回忆刚好有点眉目。

却不知不觉的踏进了那一个黑洞。

告一段落

世上最大的悲剧,莫过于圣徒受骗。

“大鸣大放”指在1957年春,中国政府推动的一场旨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促进民主的改革运动。在这一时期,政府鼓励群众自由发表意见,提出建议,以推动社会进步和改革。这场运动也被称为“大鸣运动”。

在“大鸣运动”中,许多单位和组织都设立了意见箱,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和建议。政府也通过各种渠道听取群众的呼声,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这种做法有助于政府了解基层情况,改进政策,并增强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

然而,也有一些人认为这场运动过于宽松,可能导致一些问题的出现。同时,也有人批评政府对某些问题的处理不当,引发了一些争议和不满。最终,这场运动在1958年结束,并被认为是一次成功的民主改革尝试。

总之,“大鸣大放”是中国政府在1957年推动的一次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改革运动,旨在促进民主和改进政策。虽然存在一些争议和问题,但这场运动也被认为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毛主席说的大权旁落是要把刘少奇这些人搞掉,还没认识到这么高,只觉得一九五七年“大鸣大放”,不过是诱敌深入。一九六二年听到陈毅的报告,更明白这里边有深浅。

实际上,“文革”就是想把刘少奇弄倒,可各级党的干部都是刘少奇线上的,不把这些干部打倒,刘少奇倒不了,才发动群众造反。

一九六五年搞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这也是“文革”的前身了,人们争着要表达对毛主席的忠诚,便回过头来,翻箱倒柜,查找有哪些对毛主席不忠的人和事。反右派时各单位抓右派,都是从上边下比例数的,按人员比例定右派。

几十年的经历告诉我,有人说你好,没用,谁也不会把这话记在你的档案里;有人说你有问题,哪怕仅仅是怀疑,糟了,多半就收进了你的档案。收进去就很难拿出来,从此就一刻不停地紧跟着你。

推动“文革”悲剧的不仅是遥远的历史文化和直接的社会政治的原因,人性的弱点——妒忌、怯弱、自私、虚荣,乃至人性的优点——勇敢、忠实、虔诚,全部被调动出来,成为可怕的动力。它使我更加确认,政治一旦离开人道精神,社会悲剧的重演则不可避免。

人性、人道、人权、人的尊严、人的价值,所有含有人的最高贵的成分,都是它公开践踏的内容。虽然这不是大动干戈的战争,再惨烈的战争也难以达到如此残酷——灵魂的虐杀。

小说任其主观;
新闻禁绝主观;
纪实文学不能放纵主观而歪曲客观。

(一)叙述者的基本观点;(二)叙述者十年间思想变化的脉络;(三)叙述者个人的性格;(四)能表现故事与人物独特性的细节;(五)叙述逻辑与语言特征。

- 阅读剩余部分 -

微信图片_20241122220758.jpg
新买了一个汉王的N10pro 全名应该叫做 N10 Pro手写电纸本。

用来看书是刚刚好,平时看书到喜欢的句子段落也可以划线下来做好笔记。一本书完后可以笔记成书非常实用。

这点可能可以解决到我的kindle 做笔记打字不方便的痛点。也可以点开草稿平时用来写一下想法。

因为有kindle还选择这个的主要原因就是,他的划线方便,摘抄和笔记方便。我觉得这两个非常重要。

如果看书看到一些想记录下来的句子或者知识点,偏偏手边又没有合适的东西,那感觉真的很不爽。

不过话说回来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它的屏幕,真是字体都跃然纸上一点都不夸张,也特别白。

电子墨水屏中我只有过kindle,但是和kindle 比起来他的显示效果要比kendle 好得多。

不爽的就是他太大了,又没有背光。其实这是个很矛盾的事情。如果太小了那么看pdf格式的书籍

可能显示效果又不理想,有背光的话无疑屏幕又会变厚可能对他的显示效果又会有影响。

总之是买了不后悔。

微信图片_20241112214927.jpg
最近几天闲来无事总算是用起来kindle,享受了一下他带来的快乐。

读完了刘震云老师的《一句顶一万句》这大概是我N久没看书之后的第一本书。当然网络小说除外。

接着又读完了一本自传体《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和悬疑类的小说《消失的十三级阶梯》。

起初开始看书时候注意力无法集中,老是一边在看脑子里就冒出别的东西出来后来才慢慢好一些。

整个过程像是搅浑后逐渐清澈的水塘,到静下心来的去看书,整个过程是慢慢的可以感受到的。

其实看书的时间也不多,这个倒不是说没有时间去看书,而是有太多闲着的时间没有去看。

看书的过程其实更多的时候是像是在整理的过程,整理自己的过去,或是现在心情的一个过程。

- 阅读剩余部分 -

星三角
这是以前画的,不过细节好多错的。

昨天一直在家嗑这个星三角,对我来说画这个图倒是不难。

其实嗑的就是一个逻辑,我该以怎么的逻辑顺序来画这个,各种条件都知道的情况下。

与其说是嗑画图倒不如说是在嗑自己的逻辑能力。怎么最简单最方便来画图。